個人事工 vs 機構事工 2022年5月7日

我認為,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馬聖)的這個雙親節節目基本上只是李明安院長的個人分享和個人獻詩。我看不出這項個人事工與馬聖的事工有任何關係。

我不懷疑李院長的好意和他對靈魂的負擔;但這些年來,不管是微電影佈道會,或是這些逢年過節的佈道節目,都顯示李院長似乎分不清楚這兩者的界限:他的個人事工和馬聖的事工、他的個人負擔和馬聖的使命。我的顧慮是,這些節目都更像是他在用馬聖的招牌和資源進行個人事工。

(請留意,帖文的重點是他的管理和事工原則,不是他的人格。我本身不認識李院長,也不懷疑他的好意,因此讀者也應該一樣帶著「對事不對人」的態度讀這篇帖文。)

比較實際的問題是:這有什麼重要呢?

最重要的,也是我一直提到的,這會對馬聖的專業學術形象造成損害。簡短地說,形象的問題不只是別人的眼光,而是會讓馬聖更難吸引到好的師資、好的學生,以及合適的事工夥伴和支持者。

其次,神學院的同工本應該按照神學院本身的使命,專注於神學院本身的發展——是同工推動神學院的事工,不是神學院推動同工的個人事工。而李院長是否顛倒了這個原則而喧賓奪主,這是神學院管理層應該評估的。

第三,如果我的論述是正確的話,這種做法也會成為一個不好的先例:如果李院長能夠這麼做,那以後別人也能夠同樣這麼做。能夠公私分明(包括個人事工和所屬機構事工的分明),本來就是一個領袖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素質之一。

最後,這些節目用了多少神學院的資源,是否造成勞民傷財,也是值得評估的。關於這點,我沒有任何資料,因此這裡不多加置評。

我盼望馬聖的管理層能正視我提出的這些疑慮,慎重評估神學院是否應該繼續舉辦這些與神學院使命無關的項目。

而如果我的顧慮是正確的話,我也建議李院長可以另外成立自己的福音影音事工;以這個新事工的名義籌款、招募事工夥伴、開辦自己的節目。這樣既可以繼續這些事工,也不會造成以上提及的問題;可謂一舉兩得。

如果有路過的大俠發現我有想得不夠周全的地方,歡迎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