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讲道笔记 #1

释经讲道需要多少释经?

说到释经讲道,很多人马上会想到讲员一节接着一节解释经文的画面。这种想法没什么不对,但如果我们对释经讲道的理解仅限于此,可能会引发一种偏差:有些讲员太专注于解释经文,以至于整场讲道听起来跟主日学查经没什么两样。这个问题往往也因为“满足感”而难以察觉——讲道者因为传授了不少新资讯感到满意,听众也因为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感到充实;这种源于累积知识的满足感(intellectual satisfaction)不只模糊了讲道与查经之间的界线,更可能使我们忽略了讲道的真正意义和功效。

真正有力的讲道,绝不只是一场语调激昂、略带应用的逐节查经。

因此,我开始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释经讲道:我们应该尽可能用最精简的解经带出经文中最丰富的信息。别误会,我并不是要否定解经的重要性;好的讲道信息离不开扎实的解经,就像多结果子的树离不开肥沃的土壤一样,这是毋庸置疑的。我想强调的其实是讲章的效率。就像高效的工作是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多任务,高明的理财是用最少的金钱应付最多的开支,同样的,在有限的讲道时间里,以最精简的解经传达最丰富、最扎心的信息,就是高效的讲道和讲章设计。如果某段信息可以用五分钟的解经呈现出来,就不必选择花十分钟作更详细的解经。既然讲道的目的是为了警戒和劝勉会众,我们应该着重于能够触动人心的信息本身,而不是解经的过程。

当然,这只是一个笼统的原则,我们不该用死板的方式来制定讲章的分配,毕竟不同的经文、不同的信息、不同的会众都有不同的需要。它不应该成为一种辖制,而是需要灵活应用的概括性原则。

现在让我们看看这集的讲道片段,我认为它很好地示范了这一点。这篇讲章没有严格的逐节解经,而是选择性的讲解,却依然清晰有力的呈现出当中的信息。

题目 God Meant It For Good
讲员 Russ Whitfield
经文 创世记 50章15-26节
时长 35分钟
日期 2024年4月28日
教会 Grace Mosaic,美国华盛顿

他们就打发人去见约瑟,说:「你父亲未死以先吩咐说:『你们要对约瑟这样说:从前你哥哥们恶待你,求你饶恕他们的过犯和罪恶。』如今求你饶恕你父亲神之仆人的过犯!」(创五十16–17a)

讲员一开始就在推进他的信息。他没有放慢脚步详细解释这段经文,而是直接指出,这个所谓的父亲遗言,其实是哥哥们捏造的。

在讲章设计上,每个讲员都有自己的风格和取舍。我认为讲员这种快速进入核心的处理方式没有问题,但如果是我,也许我会在这一段多做些分析,到下一段才开始加快节奏。

我个人认同讲员和一些解经家的观点:这段经文的叙述方式似乎表示这是哥哥们虚构的遗言。毕竟,如果真是雅各的遗言,为什么经文不直接记载这是出自雅各之口,反而是通过哥哥们的恐惧和谋算呈现出来呢?

不过,经文可能也没有这个意思,而只是纯粹地把这个死无对证的难题呈现出来。无论如何,这两种可能性都不影响接下来的信息。如果是我来讲解,我会说明自己的理解,也会给听众保留选择的自由。我可能会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约瑟,你会相信这真的是父亲的遗言吗?”这样的提问可能会帮助激发听众的思考和兴趣。

为什么约瑟会哭泣?

在这里,我会向听众指出一点:圣经没有明确告诉我们约瑟哭泣的原因。当然,在这种情况下落泪,没有人会认为这是难以理解的。也或许,约瑟落泪不只有一个原因,而是很多种情绪和回忆的结合:他可能惊讶自己还被怀疑、想起哥哥们的背叛、想起他们对父亲的谎言、想起自己过去的苦难、或是思念已故的父亲。

他的哥哥们又来俯伏在他面前,说:「我们是你的仆人。」 (创五十18)

如果你翻阅一些创世记的注释,你会发现讲员其实跳过了不少细节。但在第十八节,他放慢了脚步。讲员抛出了一个问题:“还记得约瑟的梦吗?”这篇讲章虽然主要针对人性的软弱和我们的自我倚靠,但讲员并没有忽视创世记十二章以来的一个重要主题:神是信实的,他的应许绝不落空。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讲员的快节奏并不是忽略解经,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这固然有一部分反映了他的个人风格,我们当然不必依样画葫芦,但他对于节奏快慢和内容取舍的安排,可以给我们一些思考的方向。

「「不要害怕,我岂能代替神呢? 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创五十19-20)

约瑟的宣告不只是这段经文的核心,也是整本圣经中大家熟悉的重要神学阐述。毫无疑问,这将成为这篇信息的重心。

听完这个讲道片段后,你会发现讲员并不只是呆板地陈列出经文中表面、明显的道德教训。更准确地说,他避免了那种缺乏深度、老生常谈的讲道方式——听众往往在讲道开始不久就已经能预料到接下来会听到什么。

确实,这种缺乏活力的讲道通常不会有什么错误的教义,但这并不是因为讲员有深厚的神学基础,而是因为内容实在太基础、太简单了。我们要明白,没有神学错误的讲章并不等同于好的讲章。约翰·传瑞姆(John Frame)在一篇推文上这么说:

神的方式并非以“神奇”的方式(magically)说服人相信他话语的真理。圣灵确实会说服人,但他说服我们相信的是本质上合乎理性的内容。就像在讲道中,单单向会众陈述事实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以吸引人、有说服力、清晰有条理的方式呈现这些事实。否则,我们就不算忠实地呈现它们。圣经本身的论述也是如此。换句话说,圣灵的工作并不是说服我们相信一些没有理性基础的事物。相反的,圣经要求我们相信的都有合理依据,而圣灵正是通过光照这些合理依据来说服我们。圣灵所赐的信心并不是「盲目」的信心。

我们必须小心传道人在讲道进步上的一个常见阻碍:首先,为讲道的品质设下过低的标准;第二,因为达到了这个低标准而自我满足。更糟糕的是,有时传道人不只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讲道品质可能是圣灵没有在会众中动工的主因,我们甚至把责任推回给会众:是他们不够属灵、不够受教、不够爱慕神的话语,而不是我们的问题。

在这个讲道片段中,讲员固然展示了优秀的演讲和叙事技巧(storytelling),但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他发展信息的进路:在这个叙事中,我们不只是一个旁观者,仅仅把约瑟视为一个道德榜样。讲员帮助我们看到,在人生的苦难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约瑟,面对他曾经历过的试探:在情感和理性上,我们怀疑神是否真的眷顾我们;也因此,在生活的抉择上,为了保护自己,我们试图掌控一切。

因此,这个信息的重点并不只是停留在寓言故事的道德教训层面,也不只是一些表面的说教,而是指向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我们是否真正认识圣经中的这位神?那位在苦难中仍然完全掌权、始终良善、信实的神。这篇信息挑战的不只是我们的行为,更是我们的认知。我们如何认识这位神,决定了我们用什么眼光和视角来看人生和世界。

在这篇讲章中,约瑟不再只是用来“提醒”和说教的道德榜样,更是一面照出我们内心的镜子。起初我们只是这段叙事的读者,但这个信息却将会众带入叙事之中,让我们仿佛亲身身置其中,从而看清自己的罪性是多么容易倾向于倚靠自己的聪明和力量。是这种冲击让我们感到扎心,也正是这种扎心让我们在挣扎和懊悔中与神相遇,并且由衷地恳切呼喊说:主啊,求你帮助我,让我单单信靠你。

讲员运用的技巧分析

在结束前,让我们来看看讲员使用的几项技巧。

戏剧性的声调起伏

讲员多次使用大幅度的声调变化,为新段落创造明显的分段,从而突出重点。例如:

  • 在6分13秒处:
    「你看,经文在揭示我们的内心」
  • 在6分53秒处:
    「看看经文怎么说」 这种声调的变化不只充分展现叙事的戏剧性,也为讲道增添了吸引力,有效抓住并维持听众的注意力。

反守为攻的视角转换

讲员起初专注于解释圣经叙事,但在他养精蓄锐、建立足够的内容基础后,讲道的内容突然从约瑟的故事转向听众本身。例如:

  • 在4分20秒处:
    「这话是对你们当中有些人说的」
  • 在6分13秒处:
    「你看,经文在揭示我们的内心。我们当中有些人充满了苦毒,你知道为什么吗?」 讲员不只是被动的等待听众自行领悟,而是主动引导他们进入叙事中,让信息能与听众产生直接的对质,从而引发自我审查和反思。

生动的修辞技巧

在8分12秒处 ,讲员提到约瑟大可以对他的哥哥们说:“是时候把你们送去和爸爸团圆了”;这也引起了观众的笑声。这种对比(juxtaposition)通过强烈的反差(有时甚至显得荒谬)帮助听众更深入、更生动地思考相关经文。

值得留意的是,这类修辞技巧虽然经常能引起笑声,它却不是以娱乐作为出发点。它的主要目的其实是使用意想不到的切入点,帮助我们更全面的思考某个论点。笑点不是目的、不是刻意追求的效果,而是这个过程中的自然反应。因此,千万别搞错,这与那些纯粹为了娱乐效果、为了博君一笑而刻意添加的笑话绝对不一样。

《我的讲道笔记》第一集就写到这里。你可以在这里聆听完整的讲道。这篇精简的释经讲道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知道你觉得如何?

我们下一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