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 vs 舊約講道 2021年10月17日

寓言故事通常以一個簡單、直接、生動的故事開始,最後在結尾帶出一個道德教訓。不管是西方的《伊索寓言》(「狼來了」、「龜兔賽跑」等),或中國的成語故事,幾乎每個人的童年都會有寓言故事的痕跡。我小時候也非常熱愛寓言故事,以前最愛看的卡通之一就是《成語動畫廊》——不,不只是以前,現在也還是很愛看。(沒看過的可以自己搜尋。Thank me later.)這節目在開始會先講解成語背後的典故,接著就解釋成語的意思和相關的道德教訓。看完這一整套動畫(至少100集),不只成語了得,對寓言故事的掌握也絕對高過平均值以上。

但是《成語動畫廊》這個美好的童年回憶卻給了我一個困擾:當我聽舊約講道時,我不時會發現,有些講員是以講寓言故事的方式來講舊約聖經。他們會以一段經文作故事背景,然後從故事中的人物發展出不同的道德教訓,例如:學習摩西的順服、效法亞伯拉罕的信靠、學習大衛的勇氣等等。這不是說舊約聖經裡沒有道德教訓,而是這種道德主義式的講道(moralistic preaching)——只看重道德教訓,卻撇棄其背後的神學基礎——會讓舊約聖經淪落為與道德課本或寓言故事合集毫無差異。我的《成語動畫廊》回憶,讓這些講台信息更像《舊約動畫廊》;這不是聖經的信息,而是聖經版的寓言故事。

為什麼這種「寓言解經法」如此普及?我想,首先,這是一種惡性循環;以前做平信徒時是在這種講道下成長,以後自己作傳道時也自然以這種方式講道(雖然這無法解釋為什麼沒有在讀神學院時改掉)。(題外話:如果在評估問題時發現有「惡性循環」的因素,我想我們真的都需要給多一些體諒和憐憫。)另一點,我的猜測是,講寓言故事的技術門檻是相當低的——不需要學習(畢竟從小就接觸)、不需要深度、不需要學術能力、不需要研讀工具書。與專研釋經書、整理資料、整理想法相比,這是更省時、更低壓力的。

我一些零碎的想法:

  • 以前讀神學院時,我的舊約老師指定每個人的期末專文都必須寫「摩西五經的統一主題」(unifying theme of the Pentateuch),我想現在我可以明白他的用意是什麼(平常會有選擇題目的自由)。他指定David J. A. Clines那本《The Theme of the Pentateuch》(摩西五經的主題),當中的精髓今天還在我的腦袋裡。我不認為神學院都需要這麼做,但我認為教會的門徒培訓企劃真的可以考慮把摩西五經的神學列為必修科之一。我相信會受用無窮。
  • 另外對我有很大幫助的是Dale Ralph Davis在Focus on the Bible系列的所有舊約註釋。和Clines那本不同,這系列是非學術性的,內容和英文都不難讀。Davis這系列註釋是兩刃的劍:除了教導平信徒如何讀舊約,他也同時提醒如何迴避道德主義的陷阱。平信徒要入門上手舊約,這應該是我的首選推薦。
  • 要成為好的音樂人,就需要聽很多好音樂、導演需要看很多好電影、設計師需要看很多好設計;我認為,同樣的,傳道人自己不聽紮實刺心的講道,真的很難進步。要在這類型的技巧上進步,甚至突破,觀摩其他人似乎是非常重要的渠道之一。另外,閱讀一些經典的講道集(例如司布真、馬丁路德、加爾文等),我也覺得相當有幫助。

我熱愛《成語動畫廊》。但希望有朝一日,《舊約動畫廊》會從教會的講台上消失。